8月6号那天,特朗普扬起了关税“大棒”,宣告要给印度进口的产品额定加上25%的关税。这音讯一传开,新德里的街头处处都是愤恨和不解的心情。印度媒体一个劲儿地诘问同一个事儿:为啥我国从俄罗斯买石油的量是印度的三倍,却啥事儿没有,印度反倒成了被拿出来“杀一儆百”的那个倒霉蛋呢?
彭博社的答案直白得近乎严酷:“我国已强壮到美国不敢随意欺压,而印度做不到”。这句结论背面,是世界政治中光秃秃的实力规律——特朗普的“挑选性赏罚”战略,恰恰暴露了美国霸权逻辑的丧命软肋:只敢捏软柿子,不敢碰硬骨头。
2024年的经济数据充沛映照出中印两国彻底不同的战略地位。我国的GDP有18.94万亿美元那么多,可印度只要3.92万亿美元,这么一算,我国的经济规划差不多是印度的5倍。还有更重要的呢,我国卖东西到美国,这部分收入占我国GDP的份额才1.5%,但印度卖东西到美国,占他们GDP的份额却高达2.2%。这么看,美国商场对印度来说就像“不能失掉的依托”,可对我国来说,就算没了美国商场,也还有其他挑选。
当特朗普对印度纺织、珠宝等870亿美元出口产品征收50%关税时,印度工业链瞬间堕入瘫痪,孟买证交所外资单月撤离30亿美元;而我国在2025年4月接受145%关税时,却能经过东盟和“一带一路”商场搬运压力,全年交易顺差反升至1万亿美元。
这种差异源于工业系统的代际距离。我国制造业占GDP比重超30%,具有41个工业大类全工业链,新能源轿车、光伏设备等高端产品全球市占率超60%;印度制造业占比仅11.6%,连苹果手机拼装都频现品控问题。当美国试图用关税镇压我国半导体时,中方只需收紧稀土出口——这种“工业维生素”90%的精粹产能在我国——就足以让福特出产线罢工、洛马战斗机发动机断供。而印度手中,连一张像样的反制牌都找不到。
特朗普团队内部流传着一份秘要评价:与我国全面交易战将导致美国通胀率飙升至7%,GDP萎缩2%。这种预判啊,是吃了两次大亏才理解过来的。就说2024年吧,我国对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加收了125%的关税,这招可太狠了,直接让特朗普的重要支撑集体——搞农业的那帮人遭了殃。
到了2025年的时分,我国把稀土出口的配额给减少了,这下可出问题了,五角大楼出产弹药由于缺了稀土这种要害质料,出产线只能慢下来,无法像曾经那样快速出产了。美国商务部长贝森特在斯德哥尔摩谈判完毕后,直接表态:“我国是很强壮的国家,咱们必定要得认清这个现实。”其实他这话啥意思呢,就是说假如美国真要和我国硬碰硬对着干,那美国自己也吃不消,得支付巨大的损失和难以接受的价值。
反观印度,其战略窘境可谓“教科书级不和事例”。为巴结美国,莫迪政府曾许诺合作对俄制裁,却悄悄将俄油进口量从战前每日30万桶暴增至200万桶,占国内供给39%。更丧命的是,印度把贱价俄油精粹后高价转售欧洲,直接动了美国页岩油企业的奶酪。这种“既要赚差价又要装洁白”的骑墙战略,终究引火烧身。当特朗普需求实现“赏罚俄油买家”的竞选许诺时,印度成了最理想的靶子。既不会引发全球供给链地震,又能向国内展现强硬姿势。
被关税重拳击中后,印度并非没有测验反击。新德里紧迫拟定对美农产品加征20%关税的方案,但24小时内就胎死腹中。假如敞开美国牛肉零关税,数亿农人选票将倒戈;假如中止俄制兵器收购,空军40%战机将停飞。印度在经济和安全上都对其他国家有两层依靠,这就像给印度交际戴上了沉重的镣铐,让印度在交际上只能“艰难地带着镣铐跳舞”。
特朗普搞的这种两层标准的事儿,把美国所谓盟友系统的虚伪面具给扯下来了。就拿2024年来说哈,欧盟从俄罗斯进口石油,花了整整675亿欧元呢,这跟印度进口的190亿美元比起来,可多出了一大截。
但奇怪的是,欧盟一点制裁都没挨着。后来白宫的交易参谋纳瓦罗跑出来解说,他说的那些话啊,其实把底都给抖搂出来了。他说“美国可不能再干那种自己也得吃大亏的事儿了”。这话啥意思呢?就是说啊,要是对欧盟着手,那可能会引发跨大西洋那儿的一场大交易战;可要是想拿捏印度呢,美国只需求支付一点点价值就够了。